不同用户在不同广告平台会有不同价值偏好,低价用户请求高价广告源将会导致请求浪费和时间的浪费。为此,Waterfall设置一般都会基于地区、启动次数等条件设置不同流量分组来减少价值错配情况。 但这些都是粗粒度的分组维度,如果能从设备级别的粒度进行分组,则能更加精确地分配Waterfall策略,极大提升广告填充的效率。
1. 功能介绍
为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营,Taku内置了设备维度的用户价值预估能力,供开发者低成本实现基于用户价值设置流量分组的策略。
*APP如需使用内置用户价值策略,无需进行额外代码开发,只需更新Taku SDK v6.1.78及以上版本。目前该功能为白名单机制,如需使用,请联系客户经理进行开通。
2. 创建基于用户价值的流量分组
要设置基于用户价值的策略,需要在流量分组下增加用户价值规则。具体流程如下:
(1) 在聚合管理页面添加或编辑流量分组,流量分组规则中添加用户价值条件
(2) 一个流量分组只能设置一个用户价值区间,需要分别填入区间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数字。若希望设置小于X的区间,则可设置“0 ≤ eCPM ≤ X”;若希望设置大于X的区间,则可设置“Y ≤ eCPM ≤ 9999”。
(3) 用户价值支持两位小数,数字范围为0~10000。
(4) 您可以根据用户价值划分多个不同的用户价值区间。当设备命中本广告位多个符合条件的用户价值分组,则会使用优先级最高的用户分组的瀑布流设置。
(5) 当设备本广告位的历史展示次数没有达到Taku要求时,本广告位会使用默认分组的瀑布流设置。
举个例子:
如果您设置的多个流量分组区间及优先级如下:
流量分组 用户价值区间 优先级 用户价值区间1 $100≤ eCPM ≤ $1000 优先级1 用户价值区间2 $50≤ eCPM ≤ $100 优先级2 用户价值区间3 $10 ≤ eCPM ≤ $50 优先级3 用户价值区间4 $0 ≤ eCPM ≤ $10 优先级4 默认分组 - 优先级5 则Taku广告位匹配流量分组的结果如下:
- 当设备该广告位的历史展示次数没有达到Taku要求时,本广告位会使用“默认分组”。
- 当设备该广告位达到Taku展示次数要求后,且Taku计算的用户价值为$50,本广告位会使用优先级更高的流量分组“用户价值区间2”。
3. 按照用户价值设置瀑布流
您可以根据用户价值区间来设置瀑布流的常规广告源价格分层。
如您设置的流量分组的用户价值区间是“$10 ≤ eCPM ≤ $20”,您瀑布流的常规广告源价格分层可以参考如下:
- 最高价层 $25 (比用户价值最大值大30%左右)
- 第二层 $22 (比用户价值最大值大10%左右)
- ....
- 最低价层 $ 0.01(无底价层,建议添加无底价层以保证广告位有填充)
4. 常见问题说明
1.这里的用户价值是怎么算出来的?
答:用户价值会细分到广告位维度进行计算,目前会根据每台设备该广告位的历史展示价格进行估算。后续将会将价格涨跌趋势、使用时长等因子加入到算法优化中。
2.我的广告位用户价值区间应该怎么划分?
答:建议分高中低三个区间,并根据数据情况进行区间调整。初始设置建议:
区间划分 | 建议区间划分1 | 建议区间划分2 |
---|---|---|
低价区间 | 0 ~ Top50%收益占比广告源价格 | 0~ecpm历史均价 |
中价区间 | Top50%~80%收益占比广告源价格 | ecpm历史均价~填充率1%的广告源最低价 |
高价区间 | Top80%收益占比广告源价格~999 | 填充率1%左右的广告源最低价~9999 |
方式一:(推荐使用)
按照后台用户价值报表提供的预估收益累计占比计算区间划分
报表路径:【数据报表】-【用户行为报表】-【 用户价值】 查看当前广告位的用户价值数据 报表功能说明:用户价值报表说明
查数流程:按照上述的区间划分,在用户价值报表找到【预估收益累计占比】指标,查看50%的累计占比对应的eCPM范围是多少,确定区间
示例:下图数据,可在用户价值流量分组设置的时候,参考预估累计收益在[65,70)区间的时候达到了51%,将低价值用户区间设置为[0-70)
参考流量分组设置如下
方式二:
下面是一个根据历史数据设置用户价值区间的案例:
- 先到【综合报表】下,观察某广告位一段时间的ecpm历史均价,得到分割中低区间的用户价值¥55,约为$8。
- 再到【聚合管理】页面下,查找该广告位下、价格较高、填充率低但仍有填充机会的广告源的ecpm价格,得到分割中高区间的用户价值¥120,约为$16。
- 最后按照数据划分用户价值区间为“低价区间<$8<中价区间<$16<高价区间”,并以此设置成不同流量分组。
- 持续观察设置后的效果数据,并及时调整用户价值区间的边界数值、增减不同底价广告源、或增减价值区间个数。直到效果数据相对稳定。